马赫社长按照彝族的礼节热情招待前来帮助他们修水库的工程队。
工程队汉族工人任秉清一边设计施工,一边培养彝族技术人才。他经过了解,证实了学得最快最好的马赫社长的女儿达吉,就是自己解放前被奴隶主掠去的女儿。马赫闻知,感情上受到很大震动。
达吉思想上也很矛盾。但通达的马赫觉得任师傅已年过半百,应当让达吉去认自己的亲生父亲。任师傅则不愿给马赫带来痛苦,认为达吉跟着马赫更为合适。
崇高的父女,兄弟之情将他们紧密地连在一起。最后任师傅决定来凉山……
一个美丽善歌善舞又善良的女儿,维系着两位父亲的心灵。这个故事的大结构具有深度的人情味道。难怪后来的一部《英雄儿女》也借用此人物关系设计了类似的桥段。另外影片中的民族歌舞比较富有地域特色……
对于这个时期的电影,该片还是有着一样的通病,表演脸谱化,为意识形态服务,突出矛盾。
台词的那种,少数民族长诗的感觉很好。似乎少数民族的男性总要扎耳洞戴耳环,也不知道为什么..
现在的中国观众审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当再回头来看1961年为歌颂的文艺作品时,难免会有不适的感觉,从艺术真实来说,这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终究还是太假,那么只能去掉时代背景,简简单单的以“情”来作为衡量的尺度了。可见,在当时的情况下,作为电影艺术家,导演们对于艺术创作仍然是遵循着艺术的规律,又要服从政治,又不违背艺术真实,花了很大功夫呀。
解放之后,党帮助彝族人民修水库,找女儿的故事。充满了当时的集体回忆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