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让从乡下来到巴黎,想投奔当摄影记者的哥哥,却不知道哥哥公寓大门的密码,只好在街边徘徊。终于,他等到了哥哥的女友安。安是个女演员,正在拍一部电影。她把大门密码告诉了让。
让在进门前随手把一卷破纸扔到了街边女乞丐玛利亚的怀里,碰巧被路过的黑人教师阿玛杜看到。阿玛杜批评让不该那样无礼对待玛利亚,即便她是个乞丐,并要求让道歉。让拒绝道歉,与阿玛杜争执起来。警察来了,不由分说就逮捕了阿玛杜和玛利亚。警察随即发现玛利亚是罗马尼亚的非法移民,于是把她遣返回国。
阿玛杜的妈妈抱怨警察冤枉她的儿子,因为他是个黑人。阿玛杜的父亲是个出租司机,他的小妹妹是个聋子,所以他在一所聋哑学校当音乐教师。
安在电影中扮演一个被连环杀手关在隔音房间里的受害人,她在不停地哀求。
让的哥哥乔治从科索沃归来,他在那里看到了太多的暴力。
在罗马尼亚,玛利亚回到了丈夫道戈身边,他们一起搬进一个小小的套间。玛利亚在巴黎乞讨得来的钱都寄回了家里,但她为自己在巴黎不得不靠乞讨挣钱感到羞耻。
让原来是偷偷从父亲的农场跑出来的,因为他不愿意继续当农民。父亲于是开始杀自己养的牲畜,对安和乔治说,没有让帮忙,他一个人无法照顾整个农场。
阿玛杜与白人女朋友一起在饭馆吃饭,安碰巧也在那里。阿玛杜说自己一点儿也不喜欢女朋友腕上的手表,她马上摘下来,扔在烟缸里,被饭馆的侍应生捡走了。
安在烫衣服的时候,听到附近一套公寓里有哭声,但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她发现门缝里有个纸条,声称是附近公寓里一个被虐待的小孩写的。安怀疑是隔壁一个老妇人把纸条放进她门缝的,但老妇人否认是她干的。
乔治长年不在家。安和他在超市里吵了起来,并声称在他不在时,打掉了他们的孩子。
乔治在地铁里偷拍乘客。
玛利亚付钱给蛇头,打算再偷渡回巴黎。
地铁里,有个阿拉伯少年说安歧视他,唾了她一脸唾沫。一个中年阿拉伯人开始教训那个阿拉伯少年。
玛利亚又开始在巴黎街头乞讨,乔治发现安把大门密码换了,阿玛杜的学生们集体奏起鼓。
2000年嘎纳电影节金棕榈提名作品。
浮世巴黎,支离破碎,人性险恶,种族冲突,心灵去脂剂:)
赞同少量的人口流动,但大量的人口迁移,必然会造成到别人地盘“耍流氓”的嫌疑。现在全球化,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,不同种族民族之间,想互相融合,太难,最后越了解越厌恶对方。还是隔层窗户纸看人,朦胧美的好。电影中反映这种问题,很难客观,不彻底的把自己变成那个人,就不能从那个人的立场看问题
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,但当形式到了一定境界,内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,影片紧扣“密码”展开,开头聋哑儿童猜谜和开篇第一个长镜头只能用“震惊”来形容,后面固定长镜头大部分烦闷乏味,每个人都有他们的烦恼与忧愁,但哈内克的冷感风格却让观众无法带入情感。
哈内克精心编排的未知密码,关于不信任的根基,非我族类,其心必夷啊。喜欢电影的开头和结局,语言的隔阂是隔阂的起点,也可能是许多其他隔阂最终的归结点。